“惡犬”咬人信號,一旦出現(xiàn),請遠離!
正所謂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”,同理,一次被狗咬十年不敢近,很多人在有被狗咬后,很長一段時間是不太愿意去接近它們的,甚至會形成心理陰影,看到后會下意識的躲開,什么情況下表示狗狗將要向你發(fā)起攻擊呢?
表情兇狠,眼神鎖定
小動物沒有那么多的彎彎繞繞,不開心就是不開心,全部都會表現(xiàn)在臉上,如果想要咬人,面部表情變化會非常明顯,例如眉毛附近的肌肉凸起,額頭上出現(xiàn)明顯的兇紋,并且它的眼神可是不會脫離你的,狠狠的盯住,有明顯攻擊行為,可能是眼睛凸起,露出一半眼白。
這時,不要自找麻煩的對視,它會覺得在挑釁,對你就是“重拳出擊”,想辦法轉(zhuǎn)移它的注意力,比如丟個樹枝,要是手上或周圍沒有物品,做丟東西的假動作也可以,瞅準機會遠離這“是非之地”。
齜牙咧嘴,嗚嗚低吼
當感覺危險,狗會用低吼的方式警告對方,也代表著隨時都能發(fā)起攻擊,然后露出自己的牙齒。在野外時,強大的咬合力是捕獵的第一工具,尖銳的齒尖插入對方的身體,等不再反抗,威脅和食物都不再是問題,也無需害怕,如若遇上這種狀態(tài)的狗狗,趕緊遠離它,要是已經(jīng)沒有辦法了,在它撲過來時,看看周邊有沒有遮擋物或者可防守物,對準它的肚子、腰部等脆弱部位進行擊打,能有效避免被咬。
其實,不只是生氣會發(fā)出低吼,傷心難過也會“嗚嗚嗚”的叫,委屈巴巴的樣子。
前肢趴下,弓腰蓄力
嘴巴張開露出牙齒朝著你,前肢趴下做出蓄力狀態(tài),這是一種進入了隨時戰(zhàn)斗的狀態(tài),躲開!
其實,狗狗突然發(fā)狂攻擊人,一般是沒有做防護措施,比如牽繩、帶防護罩等,小狗不怎么需要采取戴口罩的措施,但是像羅威納這種具有攻擊性的猛犬,在出門遛狗時,記得戴上,并且家養(yǎng)狗在主人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準備,發(fā)狂咬人的概率低,除了是流浪狗。
第一、從小做社會化訓練,保持穩(wěn)定情緒
不管是什么犬種,其祖先為狼,所遺傳的野性并不能完全消除,一些刺激會激發(fā)天性行為,比如刨坑,沒有做社會化訓練,看見陌生人會容易興奮,同時又會伴隨不安警惕,做出攻擊人操作。
第二、主人遛狗戴好牽引繩,安全保障第一步
不要認為自家孩子性格溫和,就算是出去了,也不敢惹什么事情,別忘了,我們不是它,也無法猜出它全部的想法,加上天生的獸性,易受激,而且不牽好它,在過馬路、跑步等情況,發(fā)生意外的概率大。
第三、狂犬疫苗接種要上心,病毒感染危生命
不小心感染了狂犬病毒,就算是日常溫和的小狗也會變得暴躁,做出攻擊人的行為,而且這個疫苗只要是家養(yǎng)的,基本都會接種,如果沒有,放在自己身邊也是潛在威脅,并且每年都要接種一次,保證疫苗的有效性,盡量不要去打很臟的區(qū)域遛狗,也不要讓其接觸到病狗、流浪狗,避免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