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承中華文化的中華田園犬
養狗的話,你會選擇中華田園犬嗎?
它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動物之一,也是中國本土最古老的犬種之一,常見于農村,慢慢訓化后,也會用做寵物犬,但還是在郊外占多數,加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,中華田園犬這一傳統品種逐漸式微。
其實,它是我國漢族幾千年農耕社會背景下的產物,是歷史的和文化的活化石,根據不同地區,其特點不一,大小、體型有所差異,為了符合當地的氣候而演化,像是北方寒冷天氣,喜歡靠在柴灶旁,故被稱為“柴犬”,在較為溫暖的南方地區,則被稱為“草狗”,能夠快速適應地域生活,容易飼養,且不易患皮膚病。
因為訓化時間長,基因類型多樣,后代遺傳形態萬千,為了確保中華田園犬種群的純正性,可以設立專門機構,嚴格審核、篩選潛在種犬。它們不僅是寵物,更像是我們家庭的一份子,它是最契合中華精神的狗狗。
首先,體現了中華人們傳統的勤勞、刻苦、堅韌的品質。會一年如一日的為主人看家護院,會埋頭在田間工作,會在艱苦的環境下努力的生活,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,仿佛在說,無論什么樣的苦難都無法將我擊倒。
其次,體現了忠誠、堅定、勇敢的品質。一旦認定主人,絕不輕易換主,堅持做一件事情,遇上壞人,即使害怕也要上前斗爭,就像無數的先輩們守護家園一樣。
最后,蘊含了傳統養犬文化,自古以來,中國就有養犬的習慣,就如《江城子·密州出獵》中“老夫聊發少年狂,左牽黃,右擎蒼”,這里的“黃”便是中華田園犬了,也可以算作文化傳承的一部分了,很多的詩詞典故中都會出現它的身影。
現在,中華田園犬不僅僅是我們的陪伴寄托,在社會中還扮演者眾多的角色,比如獵犬、護衛犬等,故此,需要好好的保護它,讓中華犬文化得以傳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