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咪犯錯要挨“揍”?如何改善“搗蛋行為”?
很多的小貓雖然性格溫和,但天生的好奇心,抑制不住的“調皮蛋”個性暴露出來,在家里到處“找事兒”,主人抓到了可是要“揍”一頓的,不過,此“揍”非彼揍,它們這么較弱的身體怎么可能經得住咱們的拳頭呀,輕輕拍還差不多,那究竟要怎么做才能改善它的“搗蛋行為”呢?
首先,得了解是因為什么才會做出拆家、亂尿、半夜瘋跑等“搗蛋”行為,才能對事處理。
拆家
①指甲太長,找東西磨指甲,需定期修剪;
②感覺無聊,找點事情干,沒事的時候多陪陪它;
亂尿
①發情期到來,性情暴躁,穿上生理褲或絕育;
②貓砂盆很臟或感覺不適,不喜歡在里面排泄;
③可能生病了,送醫治療。
半夜瘋跑
①白天睡覺,晚上精力充沛,調整作息或睡前互動消耗精力;
②想要和主人玩耍,可以冷處理,不要做反應,裝睡。
如果是單純的搗蛋或者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了,咱們就要采取措施,讓毛孩子記住這些行為不正確,形成下次不犯的意識。
第一時間抓住它,免得有抵賴的機會。為什么貓咪犯錯后還能泰然自若,不就是掌握了沒證據的心理嘛,在搗蛋后未及時撤離,主人的出現,打了它個措手不及,即使想要不承認,也只得乖乖認錯。
你覺得抓住它就能解決問題嗎?不一定哦,犯了一次就能有第二、三、四...N次,沒有告訴它該行為的惡劣,以及讓它記住下次不可再犯。
以呵斥為主,形成不可意識。貓咪是能夠感知到人類的情緒,辨別出快樂、高興、生氣等,當自家的鏟屎官表現出很不開心的模樣,沖著它大聲喊出“NO”,貓貓便會立馬認慫,知道這下是認真的,自己得乖一點,不然可沒有“好處”了。
適當采取“揍”教育。這個“揍”可不是咱們平常認為的那種,拳打腳踢肯定不可能,輕輕的拍打,對身體沒有任何損害的,不是為了發泄不滿,而是為了教育,讓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,下一次能有所改善。
得到冷落和教訓后,需要及時修補感情。長時間的冷漠,讓喵喵感受不到主人對自己的情感,慢慢的也會變得不在意,貓和狗不一樣,狗是忠于一人難以易主,而貓會認主但也會易主,并不是那么的需要鏟屎官,在它們的眼里,咱們可能就是伺候的“仆人”,加上高冷的個性,主動求和的概率低,所以拿出玩具、零食等進行互動,修補二者間的情感裂縫,小貓咪又會再次湊近貼貼。
這樣,你知道怎么讓小貓變“乖乖”,調皮行為快遠離了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