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貓的肢體能表達(dá)這些意思,你了解嗎?
當(dāng)疲憊的主人回到家里,狗狗會對著主人熱烈地?fù)u尾巴,表示“歡迎主人回家”;而貓貓則含蓄很多,它們會通過改變耳朵和尾巴的姿勢來歡迎主人。因此,主人需要非常了解它們,才能明白它們的身體語言!
主人抱著貓貓時,它若緩慢大幅度地?fù)u尾巴,耳朵自然放松,發(fā)出愉快的呼嚕聲,表示“真是享受啊”。貓貓若感到厭煩,就會快速擺尾巴,并掙扎著向地面觀望。如果主人繼續(xù)強行和它親昵,貓貓就會把耳朵略微向后背,同時扭動身體,這時主人最好放開它,否則貓貓會不惜使用“暴力”,然后離開。
當(dāng)貓貓餓了或者要撒嬌時,它會豎起耳朵和尾巴,一邊嬌滴滴地哼著,一邊在主人腳邊繞來繞去,表示希望主人趕緊開飯,或是想要主人抱抱它。貓貓用耳背摩擦主人身體則表示“主人,我愛你”。當(dāng)它不滿意時,耳朵略微朝后;好奇時,耳朵朝前。
當(dāng)貓貓站在高高的架子上低頭向下看,尾巴來回快速擺動,則表示懷疑距離太高是否能跳過去;若它耳朵朝下前方,身體做出“躥”的姿勢,表示貓貓確定自己可以“安全著陸”。
當(dāng)貓貓遇到投緣的貓貓時,它的尾巴會向上或者與地面垂直、毛豎起、耳朵朝鼻尖的位置“括”,面對伙伴橫向跳躍,樣子滑稽又可愛。這是在向伙伴發(fā)出玩耍的邀請:“來呀,來呀,你和我玩吧!”玩累后,貓貓瞇起眼睛將尾巴盤在身旁,耳朵恢復(fù)自然的放松狀態(tài),好像在說:“哎呀,今天可真累,我得休息一會兒。”
貓貓遇到敵對的貓貓,它會壓低耳朵,尾巴有力地大幅度來回擺動,以威嚇對方。若貓貓嘴角下撇、耳朵貼在腦袋上、高聲嘶吼并大口喘氣,則表示已經(jīng)失去耐心,只想痛痛快快地打一架。